中国发布丨刷脸时代人脸信息无法重置 拿什么保护你的面部密码?2019年9月4日,西安,一名学生在人脸识别系统终端前登记注册个人信息。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中国网12月3日讯(记者 董小迪)刷脸支付、刷脸考勤、刷脸倒垃圾......随着科技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安保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由于人脸信息无法“重置”、无需接触即可捕捉,这项技术背后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澳门娱乐娱城官网。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冰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人脸识别的侵入性和非接触性,人脸信息可能在公众不知情时,每天被捕捉、识别达数百次。我国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监管存在一定的法律真空,需进一步立法立规、制定标准,引导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
此外澳门娱乐网址,用户在主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也应注意了解其是否存在采集并保存个人面部信息、将个人面部信息提供给第三方使用的情况。一旦发现自己的人脸信息被滥用,应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及时通过与信息收集者沟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权。
日常生活中,除了主动“刷脸”,一些体温检测仪、商户或个人设置的监控等也会对人脸进行扫描。虽然被扫描到面部不一定意味着面部信息被搜集,但若监控主体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商户等没有告知,个体很难对此进行判断。
日前,网上流传的一段“为保护个人信息戴头盔看房”视频就曾引发关注。记者以“售楼处人脸识别”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了多家提供此类产品的公司。
其中一家公司在产品介绍中表示,“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是适用于商业场合的远程非配合式人脸识别技术,顾客进门即关联到访时间,人脸自动导入数据库,随时调取;客户首次到访后,销售可通过关联的人脸数据,记录顾客信息;二次到访时,顾客一进门系统便提示对应销售人员,推送之前录入的客户信息。
商家是否有权搜集、使用人脸信息?法律对此是如何界定的?对此,罗冰表示,我国现行法律对个人信息在消费领域的收集、使用并未采取禁止的态度,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商家在未获来访者同意的情形下获取、保存其面部识别特征,是存在法律风险的。
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征求意见稿)》将人脸识别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指纹识别等生物信息排除在38类常见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外。
南京、徐州日前要求售楼处未经同意不得拍摄来访人员的面部信息;《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禁止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杭州在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
人脸信息作为生物识别信息澳门第一娱乐娱城官网,一般伴随人的一生,无法“重置”,一旦泄露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携带个人信息的人脸照片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除了有可能引发精准、带来财产损失外,甚至还可能被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使当事人卷入刑事诉讼。
去年8月澳门娱乐网址,深圳龙岗警方发现有不法分子使用AI换脸技术,为违法犯罪团伙提供虚假注册、刷脸支付等黑产服务。今年7月,又有媒体曝光一些电商平台公开兜售人脸数据。
针对倒卖人脸信息等行为,我国现行法律已作出明确规定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
但罗冰也提到,我国法律对面部特征信息的个人数据保护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监管存在一定的法律真空,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主体也存在争议。
“虽然网络安全法明确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但对于信息的使用、存储、运输、管理不够细化澳门娱乐网址。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一旦有商业利益驱使,人脸识别就很容易滑过隐私侵犯的边界。”罗冰建议,进一步立法立规、制定标准,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安全加以引导。
“除商业主体外,我国也需加大立法力度,明确公权力机构对公民面部信息进行收集、使用的限度,防止过度采集公民生物信息数据。”罗冰说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